Search

【關鍵時事】沒有人真的要打房,所以才會死抱著容積率、建蔽率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
drawinglord.blogspot.com

文:普通人的自由主義

因為我罵了左派,覺青馬上來攻打了,沒關係,我們再來上上課。

要談比較政治、比較經濟,有一個要先搞清楚的是,直接拿兩地來比,是沒有意義的。為什麼別人身材那麼好,我們就乾乾扁扁?我也有運動,我也吃得很健康,睡得很飽,為什麼?做什麼都沒用!神經病,父母基因不一樣啦。

香港怎麼樣,東京怎麼樣,紐約又怎麼樣,然後台北又怎麼樣,「沒有相關」好不好,因為「父母不一樣」。真的要做比較經濟學,你要比的是東京和東京的比較。東京如果沒有放鬆分區管制,會怎麼樣,和現在會有什麼不一樣。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談供給需求的模型,因為我們可以清楚預見「因果關係」。如果一個城市,放鬆分區管制,解除容積率、建蔽率,會有住房增加、房價下跌的效果嗎?會,東京就是一個例子。東京也許沒有完全廢除容積率和建蔽率的管制,但二十年前的鬆綁,造成現在的低廉房價,證明了住房供給的增加,才是打房的王道,而限制住房供給的原因,很多都是這些沒有科學根據的人為管制。

不要再扯什麼東京也有、紐約也有容積率。如果他們都像台北管得那麼嚴,房價馬上就要上漲好幾倍,這樣的比較看懂了嗎?也不要談香港沒有限制,房價還是天價。香港如果像台北這樣限制,不用國安法了,香港人早就跑光光了,因為房子就只有中國的官二代住得起了。

如果房子蓋鬆一點,日照自然多一點,人也許住得也舒服一點,這算是「不證自明」的事實,不是我說的科學根據。我說的是人為訂定的比率,是沒有科學根據的。容積率50%和60%,哪一個比較好?有科學根據嗎?沒有。

「比較好?」,好什麼都不知道,要談什麼科學根據?是好在有房的人,房價比較好,還是人人都有房,還是人人的房都有日照,家家戶戶都有美國一樣的大院子?每一個人的目的和標準都不一樣,要談什麼科學根據。所以我說,這些容積率、建蔽率,都是人為搞出來的管制,沒有任何道理。

我們知道,只要鬆綁,供給就出來。但很奇怪,我一談鬆綁,馬上議題就轉向,就不是房價問題,而是結構問題、日照問題、交通問題,不一而足。所以到底問題是什麼?

我其實已經告訴你,問題是什麼了。沒有人要真的打房,所以才會死抱著這些容積率、建蔽率,所以房子才會醜,醜房沒關係,不改建沒關係,只要房價高就好。左派也不是真要打房,他們是聽到「自由化」就反胃,聽到「加稅」就高潮,所以也沒什麼好討論了。

打房,隨便聽聽就好。

本文經普通人的自由主義授權刊登,原文發表於此

責任編輯:羅元祺
核稿編輯:翁世航


許多人不知道,製作醬油的工法其實和釀酒有異曲同工之妙,皆需要精細的技法與時間培養。有一個醬油品牌,300多年來堅持使用代代相傳的製造手法,更受日本天皇點作為御用醬油,它就是「龜甲萬」。

螢幕快照_2020-06-23_下午5_04_44
Photo Credit: TNL Brand Studio

龜甲萬的第一家海外工廠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成立,可說是日本第一代將這款色、香、味俱全的調味料,帶至異地發揚光大的品牌,至今更幾乎人人家中都備有一罐龜甲萬醬油。如此帶有文化特色、職人精神的品牌,在製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?

「醍醐味」的源頭:麴菌

醬油被稱為東方發酵食品科學的代表作,而麴菌正是促使原料發酵的關鍵。當它生長、作用的愈完全,醬油的風味就愈有層次,品質愈高。

麴菌生長過程產生的酵素,會將大豆的蛋白質分解為帶有「甘味」的胺基酸,小麥的澱粉則分解為帶有「甜味」的糖類。醬油帶有透明感的琥珀色澤及其獨特的醍醐香味,是微生物分解後所產生的酯類、酚類等成分。

市售醬油中也有不依靠微生物,改以酸水解法的「化學釀造醬油」。2019年初,食藥署頒布規定,化學釀造醬油須明確標示其屬於速成、水解或是混合(調和)類型;傳統釀造製成的醬油則需標示「釀造」,且所含總氮量需符合規定才可標示。

日本江戶時代以來,龜甲萬始終以持續供應品質穩定、口感優良的醬油為傳承目標,堅持使用傳統釀造工法,並採用大豆、小麥、食鹽等天然食材釀造。隨著時間流傳下來的,還有龜甲萬的獨門麴菌——「龜甲萬菌」,時至今日龜甲萬也仍在使用。龜甲萬引進台灣後也持續秉持著傳統釀造工法的精神,帶給消費者更安心的飲食。

釀造中的醬油不只會呼吸,還會「唱歌」

龜甲萬的傳統醬油釀造工法,依序分為四大階段:製麴、發酵/製醪、壓榨、後製。

  1. 製麴—— 準備麴菌的「家」
    為了使龜甲萬菌能夠順利發酵,需先準備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,也就是「醬油麴」。首先將經過浸泡的大豆蒸熟,加入經過焙炒的小麥後與麴菌均勻地混合,接著送入製麴室,持續吹送溫濕度恆定的空氣,同時要保持乾淨,避免雜菌滋生。

    製麴過程需花費2至3天,待麴料漸漸形成塊狀、麴菌增長完全,醬麴便出爐了。

    龜甲萬
    Photo Credit: TNL Brand Studio
  2. 發酵 / 製醪—— 醬油「五味」誕生

    醬麴發酵,在日本文化中有個小趣談。日本的民族信仰——神道,屬於泛靈多神信仰,其特色是相信世間萬物皆有「神」與「靈」的存在。最初人類釀造醬油時,尚無足夠科學技術了解發酵的過程。因此當人們製作時,皆懷抱著對神明的敬意,並相信只要虔心祭拜,原先無味的大豆與小麥會透過神靈的力量,成為風味豐富的醬油。

    螢幕快照_2020-06-23_下午5_10_23
    Photo Credit: TNL Brand Studio

    不過事實上,醬油的「甘、甜、酸、鹹、苦」五味是在發酵階段形成的,也是醬麴轉變為「醬醪」的關鍵「成長期」。將食鹽水加入醬油麴後,再放入發酵槽中,經過長時間發酵、熟成,便會轉化為濃稠的醬醪。

    對於龜甲萬醬油師傅來說,醬麴就像是嬰兒,需要用心照顧。師傅會定時檢查槽內溫度是否適合麴菌生存,還需不定期攪拌,確保醬麴均勻地與空氣混合,再檢查它的顏色、氣味,甚至是「歌聲」

    醬麴會唱歌,何來之說?因為醬麴會像人一樣「呼吸」,與氧氣產生反應,不斷冒泡並發出「噗疵」的聲音,而冒泡是醬麴正在「健康」發酵的證明,因此醬油師傅將冒泡聲形容為「歌聲」。

    螢幕快照_2020-06-23_下午5_32_10
    Photo Credit: TNL Brand Studio
  3. 壓榨—— 反覆工序、過濾雜質

    當醬麴不再冒泡時,代表發酵已經結束,形成醬醪。此時便能進入「壓榨」階段。在日本明治時代,沒有加壓機的幫助下,只能以人力堆疊、加壓,因此壓榨過程往往需要耗費一週的時間。

    現代的做法是,將醬醪均勻地鋪在布上,層層堆疊,經過加壓機給予重力,壓榨出澄清的生醬油。將生醬油靜置3至4天,等待剩餘的沈澱物與醬油分離,最後透過高溫殺菌,抑制酵素的活性,穩定醬油的色、香、味。

    螢幕快照_2020-06-23_下午5_11_49
    Photo Credit: TNL Brand Studio
  4. 後製—— 調配、包裝

    經過壓榨後的醬油,會再依照在地多樣的口味進行調配,並經過各項嚴格測試、檢驗。最後通過自動化設備充填、封蓋、貼標並打印製造日期,正式裝箱出貨。

龜甲萬
Photo Credit: TNL Brand Studio
醬油裡蘊藏的職人精神

「職人」一詞源自日本江戸時代,是指具備熟練的技術,並運用雙手打造完美作品之匠,相當受人民尊重。

在尚無機器設備輔助的江戶時代,龜甲萬醬油師傅依靠經驗與五感判斷每階段完成度,躋身御用醬油之列。時至今日,龜甲萬仍傳承百年前的釀造智慧與工藝,利用現代科技輔佐,成為當代醬油領導品牌,顯見職人的專業精神深植其中。

「把簡單的事情研磨極致,讓普通的事物昇華為藝術。」這就是職人精神的核心。

螢幕快照_2020-06-23_下午5_34_34
Photo Credit: TNL Brand Studio

龜甲萬積累300多年的醬油釀造經驗,將歷代職人傳承的技術與心法,釀成「一滴入魂」的深刻滋味,並將這代代不變的「醍醐味」,帶到每個家庭的餐桌上。
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July 17, 2020 at 02:00PM
https://ift.tt/3hcDBeH

【關鍵時事】沒有人真的要打房,所以才會死抱著容積率、建蔽率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
https://ift.tt/2Axb9Vz


Bagikan Berita Ini

0 Response to "【關鍵時事】沒有人真的要打房,所以才會死抱著容積率、建蔽率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"

Post a Comment

Powered by Blogger.